飛鵬木偶團
Sky Bird Puppet Group
(Established in 1979)
ph: 852-98558430
fax: 852-27096938
skybirdp
主要成員名單:
張俊輝
師隨楊清意、李貽新、李桂香、顧玉珠、戴子運、顏育、林文榮等, 曾接受 "中國國寶級木偶大師" 黃奕缺師父及 "四川木偶宗師" 李正發先生指導, 曾往中國內地進修木偶技藝. 曾往台灣學習光影戲, 對提線、掌中、杖頭及皮影戲都學有所成.
畢業於De Monfort University, 主修公共行政及管理, 榮譽學士. 香港演藝學院中國戲曲畢業生, 主修粵劇表演, 曾獲頒發周生生獎學金. 海洋公園小丑學堂畢業.
現為自由身藝術工作者,專注偶戲、魔術、雜耍小丑及藝術教育. 曾任康文署提線木偶班導師.
曾參與綜藝木偶劇團、黃暉木偶皮影、明日劇團、木坊藝客、街坊小子木偶劇場、森林木偶劇團、彩虹樹劇坊、細蚊仔偶戲、黑箱作業、香港愛樂民樂團等演出.
可個人表演木偶獨腳戲<小沙彌化緣>、<馴猴>、<鍾馗醉酒>、<醉濟公>、<天女散花>、<藏族舞>、<再進沈園>、<變臉>、<扇舞艷周郎>、<借靴>、<青春夢>、<別動觀景>等. 2005年起開班授徒, 為劇團培訓新血, 全方位發展木偶藝術.
導演作品中, 除力求保留木偶傳統演繹方式外, 近年亦不斷探索“木偶皮影粵劇”及“香港本土傳統木偶戲”的開拓.
近年曾藝術及行政統籌 "2006/07 康文署 社區文化大使計劃 「親親木偶」"、"2007/08 康文署 學校文化日"、"2008/09 康文署 社區文化大使計劃 「傀儡戲遊香江」”、多次獲藝發局資助的校園木偶推廣計劃, 同時擔任導演及主演.
連續五年獲邀參與 "中國羅湖皮影文化藝術節"(2012至2016), 五獲 "表演獎". 2017世界小丑大會比賽中, 獲巡遊演出組亞軍(杖頭木偶巡遊, 2017泰國).
近年曾獲邀參與國際偶戲節, 包括台灣(2013, 2016)、 泰國(2017,2018) 、 哈薩克(2017) 、 馬來西亞(2017) 、 日本(2018)、 俄羅斯(2018, 2019)、 羅馬尼亞(2018)、 土耳其(2018)、 突尼西亞(2018,2019)、 葡萄牙(2019)、 西班牙(2019)、 印度(2019), 連續五年獲邀參與 "中國羅湖皮影文化藝術節"(2012至2016).
曾於國際偶戲節獲獎, 包括最佳動作演出獎(哈薩克 2017 及 馬來西亞 2019 )、 最佳傳統偶戲獎(馬來西亞 2017)及最佳一人演出獎(俄羅斯 2018).
楊清意
小學畢業後, 13歲即考入泉州木偶劇團受正規訓練. 入學後, 被分配到木偶操控表演班學習, 基本功紮實.
1974年, 到香港定居, 即參與東方提線木偶劇團, 協助演出和培訓新團員.
1979年, 正式註冊香港飛鵬木偶藝術團, 讓提線木偶在香港植根. 現在大部份的香港老一輩提線木偶藝人都是他的學生.
90年末起, 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邀請, 成為藝術顧問, 利用本身專業認識, 豐富香港藝術.
2002年, 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, 編寫及出版<香港傳統木偶戲探源>, 詳述木偶歷史資料及香港木偶發展. 節錄:
"希望此書的出版能達到宣傳推廣的作用, 讓年青一代以開拓前進的眼光, 展望木偶藝術. 面對未來, 面向世界, 將東方的古老藝術與西方的先進科技加以煣合, 創造出一種地道的有香港本土文化特色的木偶戲, 以達到還本創新, 發揚光大的目標. 更希望自此以後, 本港各品種木偶戲能薪火相傳, 接棒有人. 這是鄙人撰寫此書的心愿與目的, 也是鄙人回饋香港社會的最佳禮物."
蔡玲玲
自70年初到港, 加入東方提線木偶劇團, 任木偶演員. 香港飛鵬木偶藝術團創團成員之一, 演出外亦負責劇團之行政及財務工作.
曾任康文署木偶班導師. 泉州首屆國際偶戲節(1986)海外聯絡人. 現已退休.
尤美美
60年代始, 考入泉州木偶劇團接受正規訓練. 80年代初到港, 加入香港飛鵬木偶藝術團, 主演旦角.
(上圖) 團長 張俊輝
正演出首本戲
<小沙彌化緣>
(上圖) 張團長
演出 <馴猴>
(上圖) 張團長曾隨
已故中國木偶大師黃奕缺學習 <小沙彌化緣>
(上圖) 張團長正在跟隨黃奕缺學習 <醉濟公>
(上圖) 楊清意 出版
<香港傳統木偶戲探源>
封面
Copyright 2010 Sky Bird Puppet. All rights reserved.
ph: 852-98558430
fax: 852-27096938
skybirdp